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第十二夜中女扮男装手法的运用(2)

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性别的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的重叠 性别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名词,而具有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具有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性别(sex)是由生物学

(一)性别的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的重叠

性别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名词,而具有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具有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性别(se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即生理属性。而“社会性别(gender)则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异”,即社会属性。角色通过易装实现了社会性别之间的自由转化,造成了其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叠。

《第十二夜》中,薇奥拉就通过易装实现了社会性别之间的自由转化,造成了其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叠。首先,薇奥拉通过外表来构建自己的男性特征。她把长发剪短,换上男装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男士外表。其次,她有男儿的胸襟,在行事作风上绝对不逊于真正的男人,奥利维亚爱上她就是最好的证据。再有,薇奥拉借助她的男性身份,使自己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从本属于女性的社会边缘地位,而上升到社会主体地位。实现了性别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叠。

(二)性别的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的归位

女扮男装造成了不断的巧合与矛盾,最终爆发,导致了身份的归位,即性别的社会属性与生理属性的归位。女扮男装帮助薇奥拉经历了男性社会,表现了男子气概,但又使得她陷入复杂的感情纠葛中。最后,当她向众人证实了自己的身份,脱下男装,便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以及心上人的喜爱,与心爱的人结了婚。她的社会性别身份和性恋取向都澄清了,完成了社会属性与生理属性的归位,同时她也实现了更好的自我。

文本中扮男装的女子不能一直装扮下去,如果为了某种目的而换装,待目的达到了,就该换回衣裙,恢复自己的真实性别。身份的道破成了生命中的一个转机。这个转机不仅可以看做喜剧面纱的揭开、喜剧的高潮,往往也是喜剧矛盾最大化后的既合情又合理的解决方案。转机带来的是符合剧中人物与局外读者心理期待的局势。剧中人物经历了由社会属性与生理属性的错位到归位的转变后,获得了美满的婚姻,读者和观众则作为戏外的先知们憋足了劲等待着戏剧矛盾的爆发,我们似乎都潜意识地认为矛盾一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它注定是一个“转机”。那么为什么我们或者说作者都将《第十二夜》中的女扮男装设定为一个喜剧的“转机”呢?笔者认为这和作者的创作心理及读者的观赏心理有一定关系。

先从作者的创作心理分析,戏剧中的男扮女装最后的结局通常是生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归位,那么这就意味着男扮女装所引发的一切都可能在归位后变得毫无意义。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无疑是对男扮女装的女主角具有极大的好感,女主角归位后尽管与剧本一开始的状态一致,但是正是她的属性错位,她展露了自己的才华与勇气,为她带来了最终的幸福。最后的归位与其说是必然结果不如说是对于错位的隐含的赞赏与肯定。而对于读者和观众来说,女扮男装使得她们成为了局外的先知,这种掌控全局且偷着乐的角色是受到大家的欢迎的。此外,拥有男性社会身份的女性打破社会自然属性,是对正常社会伦理的违背,这满足了人们潜意识破坏规则的心理;而这种打破由于发生在虚拟空间最后又以回归告终,读者又能够接受。由上可知,设为“转机”完全既符合作者的创作心理又满足了读者的观赏心理。

综上所述,《第十二夜》中的女扮男装不仅仅是戏剧中的一种模式,其背后更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意义。作为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手段之一,以女扮男装为线索产生了一系列伦理身份的变化而形成的喜剧冲突。在女扮男装的误会造成的不断的巧合与矛盾之中,解读“女扮男装”现象中的隐藏信息,我们发现女扮男装的精华在于将性别的社会属性与生理属性进行错置与归位,在由正常到错置再到归位的过程中,剧中的人物进行了一次伦理的大胆突破,甚至也向我们暗示着性别的含混而非单一,两性的划分不再是单纯的对立;另外女扮男装所产生的喜剧效果,从戏外作者的创作心理与读者的观赏心理中我们也可以探寻到答案。

注释:

①赫士列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219页。

②张泗洋、徐斌、张晓阳:《莎士比亚戏剧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③邱紫华:《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文章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网址: http://www.zgzyzhly.cn/qikandaodu/2021/0708/1061.html

上一篇:个饭文化
下一篇:四季荆满洼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投稿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编辑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版面费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论文发表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